■本報記者 曹沛原
養老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近年來,北京農商銀行緊跟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優化養老客戶金融服務,積極探索和創新適合現實需求的養老金融發展模式,持續提升養老金融綜合化服務能力,逐步構建起特色養老金融服務體系。
把服務窗口
搬到“家門口”
做好養老金融服務,需要關注老年人所需所求,化解老年人所煩所憂。
“我行已為全市341個街道/鄉鎮建立‘一對一’的養老金融專屬服務網點,為老年客戶日常服務配備專屬客戶經理;全部營業部網點設置無障礙通道、低位柜臺、愛心座椅和愛心窗口。”北京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行在重點服務網點設置“老年人專座”“民政社保業務綠色通道”,全面優化養老助殘等民政社保業務處理流程,切實提升老年客戶服務體驗。
為破解養老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北京農商銀行創新“鄉村金融便利店”等輕型渠道,將金融服務送進1000多個郊區行政村,讓老年人等行動不便的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足不出村”即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務。
上述負責人表示,除此之外,北京農商銀行還著力打造“養老機構+金融驛站”的聯合服務模式,將養老驛站發展成為社區金融服務基站,配套制定“金融驛站”建設標準,布放操作簡潔、業務種類齊全的自助終端,方便老年人就近辦理,并配備專屬工作人員定期駐點。同時在手機銀行提供關懷版服務,設立專屬敬老頻道,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養老服務體系。
智能服務助老年人
跨越“數字鴻溝”
線下服務注重區域間的均等化,線上服務更需關注如何彌補銀發人群的“數字鴻溝”。
對此,北京農商銀行加強推進手機銀行、自助渠道等系統的適老化改造升級工作,目前已經形成基礎的關懷版本,并推出智能語音模式,實現語音錄入與語音播報功能。
如線上渠道增加醫療板塊和養老金融內容,在智能柜員機、自助終端等實物領取機上推出養老助殘卡相關功能,“鳳凰智付”接入18個線上綜合養老服務平臺,支持受理金融賬戶、養老積分、養老券,有效解決了老人護理補貼、養老券消費場景不足的訴求。
“對于部分老年人因行動不便無法前往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困擾,我行推出視頻銀行,解決傳統上門核實流程中地域限制等制約因素。”北京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視頻銀行上線委托代辦信息核實、憑證激活、密碼重置等功能,無需注冊即可通過手機銀行發起與客服人員的實時視頻通話,借助科技手段有效識別客戶身份,提供在線激活、掛失委托代辦等服務,有效解決行動不便老年人居家辦理業務難題,提升老年客戶移動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
“金色時光”品牌
暖身“夕陽紅”
“作為一家扎根首都72年的‘高齡’銀行,在北京農商銀行個人客戶中老年客群占比很高。”北京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該行創新打造“金色時光”金融產品與服務品牌,切實滿足老年客戶群注重存款安全保障、收益穩定、資金使用靈活等金融需求。
自2016年起,北京農商銀行連續7年開展“金色時光社區行”宣傳活動,惠及北京市300余家街道、6000余家社區,持續推動養老金融服務深入基層、深入社區,重點針對老年客群開展金融安全知識普及與金融風險提示,幫助老年客戶掌握更豐富的金融知識,不斷提升防范詐騙風險意識。
同時,該行構建起網絡社群宣傳體系,將網絡社群打造成集養老助殘卡福利宣傳、特色金融服務宣傳、金融知識普及等為一體的特色化線上交流平臺,累計舉辦“金色時光社區行”宣傳活動超4.37萬場。
下一步,北京農商銀行將堅持扎根北京、金融為民,持續打磨養老金融服務體系,著力提升智慧養老服務能力,為老年客戶提供更有深度、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為做好“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做出新的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