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建設農業強國,要求增強保險保障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多層次保險保障體系,更大范圍地保障廣大農民的身心健康。在這方面,浙江省已經著手展開了一系列探索,切實解決農村低收入人群及弱勢群體等重點對象“最后一公里”的保險保障問題。
自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至今已過去兩年。浙江農村低收入人群及弱勢群體等重點對象的保險保障效果及覆蓋面如何?是否實現“應保盡保”?保險防范因病致貧返貧的情況如何?……
帶著一系列問題,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走進浙江省杭州市、麗水市、溫州市等地,通過調研采訪,深入了解當地政府及保險機構增強保險保障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農村保險服務水平、推動保險保障體系建設的生動實踐。
打造惠民保項目“金名片”
“我是從朋友那里聽說的,當時還不相信這個保險。對保險產品進一步了解后得知,‘西湖益聯保’即便有重大疾病或既往癥也能參保,很適用于我,于是果斷投了保。”家住浙江省富陽區東洲街道富春江村的王培蘭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據了解,王培蘭在2020年8月被確診非霍奇金淋巴瘤,須使用每次約1萬元一針的美羅華特效藥治療。這對本就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的王培蘭一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后經朋友介紹,王培蘭從2021年起連續三年投保“西湖益聯保”。
“這個保險理賠便捷快速,在手機上就可以操作,不需要跑很多地方。通過手機將資料上傳,審核通過后不到一周,錢就打到我卡上了。”王培蘭說。
得益于當地加快發展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著力完善多層次、多支柱社會保障體系,王培蘭成為“西湖益聯保”的一位受益者。自2021年住院以來,她共花費醫療費用8.82萬元,報銷4.21萬元,其中醫保報銷2.31萬元,“西湖益聯保”賠付1.90萬元。報銷比例達47%,大大減輕了她的醫療費用負擔。
據了解,“西湖益聯保”是2021年1月在杭州市醫保局指導和支持下,由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太平洋保險、泰康人壽、平安財險5家商保公司以共保體形式推出,中國人壽壽險杭州市分公司具體實施的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西湖益聯保”不設年齡、職業、戶籍、既往病史、健康狀況等限制條件,保費低、保額高,凡是參加浙江省本級醫保和杭州市基本醫保的參保人員均可投保。
“‘西湖益聯保’在實際推進過程中,按照普惠性、準公益的原則,以‘保本微利’為前提,圍繞保額、起付線、保障責任、賠付比例等4大核心內容持續動態優化產品。”中國人壽壽險杭州市分公司大健康保險部總經理朱愛民告訴記者。
朱愛民介紹,從2021年起,“西湖益聯保”不斷升級保險責任、提高保障額度,將總保額從300萬元提升至320萬元,起付線從2.5萬元逐步降到1.1萬元;保費方面,從去年起對未成年人投保群體進行降費處理,未成年人保費從每人每年150元下降到100元;保障范圍方面,將超限藥品、材料及診療項目納入責任二保障,擴展質子、重離子治療費用責任,同時新增罕見病藥品種類,進一步提高產品保障水平。
面對一直以來商保理賠難的痛點,“西湖益聯保”依托“智慧醫保”平臺,有效打通數據壁壘,創新構建便民理賠服務體系。
“‘西湖益聯保’在醫保助力下,突破傳統理賠方式,建立一站式理賠,客戶不需要交身份證、銀行卡、病例資料,可以直接結算醫院門診及住院費用,而且目前責任一、責任二的直接結算已在全省各家醫院打通。”朱愛民表示,“西湖益聯保”一站式理賠自2021年4月在全國率先開始實行,近三年來,“一站式結算”累計服務超117萬人次,涉及超13萬人,賠款超9億元。
回憶起“西湖益聯保”最初的設想,杭州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周利光告訴記者:“由于‘西湖益聯保’要體現公益性,所以在設計之初就制定了55792的目標。具體來看,第一個5是50%的參保率,第2個5是平均參保年齡在50歲以下,7是指第2年的續保率要達到70%以上,9是保費的報銷比例要達到90%以上,2是參保人群的覆蓋率、受益的覆蓋面要達到2%左右。”
“為實現55792的工作目標,我們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村社集體參保,同時積極協助商保公司的地推工作,比如為其提供地鐵、新媒體等渠道的公益性宣傳資源,最關鍵的是我們實現結算數據打通。”周利光表示,如今“西湖益聯保”實現了55792的目標,整體表現亮眼。
談及“西湖益聯保”推進以來取得的成效,朱愛民說:“一方面,在政府、共保體、社會等各方努力下,‘西湖益聯保’參保率及參保人數逐年穩步提升,平均每年投保人數穩定在500萬人左右,平均投保率在43%以上,這些數據體現出群眾對產品的高度認可。另一方面,‘西湖益聯保’的梯次減負效果也比較顯著,有效防患了因病致貧返貧風險。2021-2023年上半年,‘西湖益聯保’總惠及人數超20萬人,賠付總金額超15.9億元,對就醫群眾的平均減負率為21.44%,為全市困難群眾減少醫療費用支出超1億元。”
目前,中國人壽壽險浙江分公司已在浙江7個地市承辦大病保險,在10個地市推廣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賠付金額超過18億元,有效化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風險。
一系列政保合作項目落地
除杭州市推出的普惠性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西湖益聯保”外,麗水市也結合市域民情,圍繞多層次保險保障體系建設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
與杭州市不同,麗水市地處浙西南山區,是浙江省唯一全域被納入革命老區和山區26縣名單的地級市,全市低收入農戶占比較大,存在收入水平低、抗風險能力弱、因病致貧比例高等問題。據悉,截至去年末,麗水市在冊低收入農戶57243戶91804人,占全市農戶數的6.08%,占全省的13.78%。
當前,在浙江推動共同富裕及麗水市提出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麗水山區樣板的背景下,麗水市低收入農戶健康保障問題成為各界關注的重點。
為提高低收入困難人員的醫療保障水平,從2021年開始,麗水市農業農村局與中國人壽壽險麗水市分公司合作,按照“原有待遇保留、保障水平提高、資金統籌使用”原則,將低收入農戶補充醫療保險、健康扶貧保險和農村小額保險統一整合為低收入農戶統籌健康保險。據記者了解,該保險由民政部門出具低收入農戶名單,再由財政部門按照該名單對每人每年244元的保費全額出資。
“如何精準且主動認定低收入農戶,使保險政策得到更大范圍的覆蓋,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麗水市民政局黨組成員、社會福利救助處處長劉杰偉表示。
劉杰偉介紹:“首先,我們通過浙江省的大救助信息系統以及‘浙農幫扶’等數字化平臺,對低收入農戶進行精準識別,第一時間將新增的低收入農戶納入保險范圍;其次,我們強化部門信息共享和工作聯動,重點監測低保、低邊、特困等重點人群,做到‘應保盡保’;再者,我們在鄉鎮街道依托民政經辦人員、駐村干部以及村兩委干部等基層力量,建立社會救助服務站,主動發現應救未救的對象,實現應保盡保。”
“低收入農戶統籌健康保險保障范圍包括醫療自負費用、醫療自理費用、死亡和意外致殘賠付三大塊。”麗水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元東介紹,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浙麗保)報銷后,剩余個人自負費用不設起付線和封頂線,按50%比例賠付;自理費用設2000元起付線,不設封頂線,按50%比例賠付;對因意外導致殘疾、因意外或疾病而死亡的低收入農戶實行定額補助,并且為了提升保險資金使用率,保險賠付比例設置為不低于總保費的91.2%。
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紅星街道嶺北村的低收入農戶雷盛珠,多年前患上尿毒癥、高血壓,并持續進行血透治療。生病以來,雷盛珠家生活比較困難。2021年低收入農戶統籌健康保險上線后,疊加其他保險,為其減輕了醫療費用負擔。
據記者了解,2021年至今年6月期間,雷盛珠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共產生醫療費用26.69萬元,其中統籌支付19.05萬元,大病支付3.36萬元,救助支付2.29萬元,低收入農戶統籌健康保險支付0.53萬元。
雷盛珠感慨道:“我每個星期要做4次透析,如果之前沒有這些保險,每個月的醫療費用就得4000元左右。現在各項保險賠付后,負擔輕多了。”
截至目前,麗水市投保低收入農戶統籌健康保險總人次為30.87萬,總保費7532.60萬元。該保險已成為繼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全民健康補充醫療保險(浙麗保)后的第三道保護低收入農戶的健康防線。
“另外,我們還聚焦民生所盼,聚力構建多層次風險保障網,持續推出生育關懷系列保險、農村小額保險等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保合作項目,在助推農業強國建設、推動全國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建設中勇挑大梁。”中國人壽壽險麗水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孫建軍表示。
爭當公共場所守護“先行者”
圍繞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溫州則在強化社會公共安全保障方面著重發力。
溫州位于長三角經濟區和海西經濟區交匯處,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先發地與改革開放前沿陣地,但同時,由于地處東南沿海,多臺風、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使得公共場所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現象頻發,因而十分有必要推廣公共場所險種。
在政策層面,自浙江獲批創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以來,溫州市人民政府發布《保險業支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工作方案》,鼓勵并引導在溫保險機構聚焦社會治理方面主動擔當作為。
中國人壽壽險溫州分公司以此為指引,創新推出社會綜合治理保險(以下簡稱“綜治保”),為人民群眾在公共場所區域內提供人身意外保障,助力平安溫州建設。
“‘綜治保’是在‘國壽指定場所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產品基礎上的場景化運用,功能研發方向由傳統保險產品‘保個人’轉變為‘保區域’,具有保費低、保障高、保障范圍廣、市場需求大、責任認定快捷、無需實名承保等特點。”中國人壽壽險溫州分公司團險部葉浩建介紹,“綜治保”根據政府等辦公場所及公益場所、經營性場所及商業類場所、體育競技類場所及旅游景點、居民小區及實體公園四類場所細分產品類型,并以此為依據,同時結合場所面積進行定價。
據葉浩建介紹,2021年1月,中國人壽壽險溫州分公司為溫州市政府行政中心13處建筑承保第一單。此后,溫州分公司按照小切口入手、小范圍試點、漸進式推廣的原則,進一步深化“綜治保”創新,拓寬該保險的使用范圍,先后在避災點、疫情防控隔離點及村級文化禮堂、鄉村建設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拓展。
據了解,截至去年末,中國人壽壽險溫州分公司共為550家單位的4056個各類公共場所承保“綜治保”,提供風險保障1.23萬億元。
“作為溫州壽險行業的‘領頭雁’,我們已扎根溫州壽險市場28載,成為構筑溫州保險民生保障網、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參與者和實踐者。下一步,我們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充分發揮保險主業優勢,加強政企合作,積極參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溫州市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樣板提供強有力的保險支撐。”中國人壽壽險溫州分公司總經理朱以玨表示。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