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耿文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我國養殖行業由傳統養殖向智慧養殖快速升級。同時,作為農業保險重要組成部分的養殖保險,也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為農業保險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如何在成千上萬頭豬、牛、羊中,精準無誤地鑒別出每一頭牲畜,以確保承保和賠付的準確性,是養殖保險領域降賠增效的關鍵環節。畜臉識別技術在養殖領域的推廣應用,從承保端和理賠端入手,有效打通了養殖險的關鍵堵點,同時還大幅提升了賠付的精準度。
通過畜臉識別技術,在承保環節,對牛、能繁母豬等承保標的面部信息進行采集,并快速創建面部3D特征數據庫,賦予每頭牲畜唯一的身份標識,確保了承保標的的真實性、唯一性。通過對比,能防范重復投保風險。
在理賠環節,對能繁母豬、育肥豬、牛等進行理賠時,通過畜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將死亡標的的影像與特征庫影像進行比對,通過“活死比”防范非投保標的理賠風險;通過“死死比”防范重復理賠風險。
另外,通過畜臉識別、智能點數、測長估重等技術和預設方案等功能機制,工作人員可線上遠程指導養殖戶自助使用手機進行投保、理賠,大幅節省人力成本、時間成本。數據顯示,承保時效可縮短30%以上,理賠時效可縮短50%以上。
在實踐過程中,通過兩次比對,可以精準確認理賠牲畜身份,壓縮了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滋生空間,同時防范重復理賠、非承保標的理賠等傳統保險過程中的道德風險,真正實現了自助承保、自助理賠“一站式”服務功能。
隨著基于生物智能識別技術的資料采集方式和預設方案機制在業務實踐中的驗證成熟,養殖險農戶自助承保理賠獨立客戶端系統的開發并投入使用,已實現農戶個人資料、標的信息的快捷采集錄入,移動端線上簽字、繳費,線上理賠等一系列自助操作。配合遠程線上指導功能,農險專員無須親到現場,即可提供養殖險承保理賠全流程服務。
科技手段的應用,除了在改善現行養殖業保險操作手段和標準不規范等系列痛點問題發揮了關鍵作用,還充分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在促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和穩產保供方面的助推作用。
比如,安華農險在全國首個農險全流程信息化的推動下,研發了生豬養殖保險標準化、可視化、智能化和數據化管理的防控服務體系,搭建起“養殖業智能數據防控中心”,創建與首都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養殖業保險新模式”,為首都新建改擴建規模化養殖場提供更精準保險服務。從應用層面看,通過信息化技術打通鏈接了承保和理賠等服務各環節,構建起保險行業生物安全防護體系。
實踐證明,隨著科技應用和技術創新,養殖生態圈服務領域在不斷拓展,養殖業保險也為助力畜牧養殖業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