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通訊員 崔廣勛 李潔
日前,中國人壽財險在山東省首創并獨家承保的政策性南美白對蝦養殖保險在濱州市博興縣完成全部簽單。養殖戶投保熱情高漲,僅兩天就承保2.3萬畝,涉及1604個養殖農戶,累計提供風險保障1.15億元。
據了解,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通過實行財政、金融聯動,中國人壽財險在博興縣開辦此保險已是第四年,而今年的保險是原來的“升級版”——綜合氣象指數保險。
博興縣喬莊鎮劉善人村養殖大戶李欣說:“蝦保險是真保險,如果沒有保險‘撐腰壯膽’,我們的蝦養殖就達不到這規模,也沒有這效益。”
保出了廣大蝦農的信賴
博興縣被譽為“中國南美白對蝦之鄉”。南美白對蝦養殖是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產業,紅體病、白斑病、腸炎等病害及無法規避的惡劣天氣,是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瓶頸。
圍繞保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博興縣委、縣政府有意識地研究優化政府投入方式,利用財政資金引領作用,通過財政、金融聯動,借助商業保險機制化解養殖風險的問題。
對此,中國人壽財險四級機構主動承擔金融央企的社會責任,上下聯動很快拿出了保險方案,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反復論證后,于2020年縣政府拿出300萬元配套資金,進行了1萬畝對蝦養殖保險試點,并列入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予以推動。當年,受災養殖戶直接獲得賠款621萬元,穩定了產業發展。
在首年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博興縣委、縣政府連續三年將其列入全縣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和十大惠民工程,并納入縣委、縣政府督查督辦的重點工作。重點養殖鄉鎮都由分管鎮長和專職保險聯絡員具體組織落實。縣財政局、縣漁業服務中心在積極落實縣級財政配套資金的同時,及時對接省市財政和農業農村部門,做好以獎代補資金申請,從第二年起對養殖戶保費補貼也由保費的50%提高到了60%。四年來,承保面積逐年提高,今年已擴大到2.3萬畝,比去年增長28%,承保地域也由單一的喬莊鎮擴展到陳戶、龐家等鄉鎮,實現了連片50畝以上蝦池應保盡保。
保出了國壽財險的信譽
中國人壽財險防、賠結合,認真開展風險減量服務,在養殖區域投資建設了4個鐵塔智能監測站,以及時獲取高密度氣象、視頻、圖像等動態監測數據和資料,提醒養殖戶做好災害性天氣和災情預防工作;利用5G“數聯網”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結合衛星遙感、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為對蝦養殖提供生長期間的動態監測分析服務,并為當地政府提供綜合性的大數據支持。
今年,中國人壽財險針對對蝦發病和生長主要受陽光寡照和低溫影響的情況,利用當地30年的氣象資料和大數據,研究出臺了財政補貼性對蝦養殖綜合氣象指數保險方案。根據當地氣象部門提供的氣象數據,當對蝦所在地理區域寡照天數、最低氣溫達到相關閾值時,即視為保險事故發生,中國人壽財險將按照不同天數和不同低溫標準,給予不同檔次的賠償,寡照和低溫每畝最高可各賠付2500元。
中國人壽財險連續四年在對蝦養殖方面的高效服務,贏得了地方政府充分信任和廣大養殖戶高度認可。目前,博興支公司已全面開辦了政策性小麥、玉米、水稻、棉花四大作物保險和“保險+期貨”業務,承保區域內主糧作物承保率達100%;保費收入也躍居當地市場第二位,其中農業保險今年已位居第一。
中國人壽財險博興支公司經理趙增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公司將針對對蝦加工、銷售、流通環節存在的質量風險,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開辦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全方位滿足產業保障需求。”
保出了產業振興的信心
博興縣漁業服務中心黨組書記孫長江表示,作為政府最大的培植和扶持措施,對蝦保險本著“政府組織、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開展,讓大家吃了“定心丸”。對蝦保險的“兜底”保障功能,提高了養殖戶的風險抵御能力和養殖信心,保障了產業的規模提升和優化升級。目前,博興縣1萬多個池塘星羅棋布,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已達到3.8萬畝,產量2.4萬噸,產值12億元;被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列為“雙標”地理標志產品,并納入全國名特優農產品名錄。
“作為深入實施財政金融融合支持鄉村振興的創新舉措,對蝦保險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和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四年來共為養殖戶提供了3.55億元的風險保障,大大釋放了財政資金乘數運用效能,達到了穩定政府預期、提振養殖信心、保障產業發展的效果。”博興縣財政局金融服務中心主任呂小東深表示。
(編輯 張鈺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