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李美麗)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發展普惠保險對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升人民群眾總體保障水平、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
相較于傳統意義上的普惠型保險產品,征求意見稿中所說的普惠保險的產品范疇更廣,有望推動市面上的普惠保險產品擴容。在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如何進行產品創新、豐富產品體系成為保險公司亟待突破的關鍵問題。
近年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人民群眾切身需求,多元化開展普惠保險項目和服務,用心用情守護人民美好生活。截至2022年11月底,中國人壽普惠金融業務(不含政保業務)承保老年客戶1.33億人次,提供風險保障7.53萬億元;承保鄉村人口2.93億人次,提供風險保障27.54萬億元;承保殘疾人1045萬人次,提供風險保障4074億元。
構建多元化普惠保險產品體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的原則,中國人壽面向社會關注度較高且缺乏商業保險保障的特定承保對象,根據其風險特征,開發有針對性的保障型產品。目前,中國人壽已經開發的具有普惠性質的保險產品包括大病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城市定制醫療保險、稅優健康保險、稅延養老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以及保費或保額相對較低的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可為客戶提供豐富多樣的具有普惠性質的保險保障,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基本健康保障需求。
商業保險方面,從產品面向的客戶群體來看,目前中國人壽已形成面向農民的“鄉村振興”系列產品,提供意外身故、意外傷殘、疾病身故、重大疾病及醫療等全面保障;面向老年人的“夕陽紅”“夕陽保”“銀齡安康”系列產品,形成覆蓋多種保障責任的產品體系;面向新業態從業人員的“新業態”系列產品,提供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醫療等責任,并額外針對騎行導致的意外、機動車導致的意外、骨折和猝死提供保險保障;此外,還有面向女性的“女性安康”“關愛女性”系列產品,以及面向兒童的“樂學無憂”系列產品等多個產品體系。
大病保險提升群眾風險保障水平
通過發展系列普惠保險項目,中國人壽著力提升農民和城鎮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水平,加大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慢性病人群、特殊職業和新市民等特定風險群體的保障力度,提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抗風險能力。
為解決人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2012年國家六部委發布《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實施大病保險制度。中國人壽率先力行,按照“積極參與、專業服務、獨立核算、公開透明”的工作原則精心部署,積極推進大病保險工作,是最早參與國家大病保險制度的保險公司之一,經過多年實踐,已成為大病保險的主要服務商。
中國人壽還扎實推進健康險業務扶貧體系建設,助力政府構建“基本+大病+補充+救助”多重保障網,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中國人壽在全國承辦200多個大病保險項目,覆蓋近3.5億城鄉居民,近80%的項目設置扶貧傾斜責任;2013年至2022年底,中國人壽累計賠付金額1600多億元;通過承辦大病保險,中國人壽有效促進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作用的結合,提高了基本醫保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的保障設計,有效緩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為提升群眾風險保障水平作出積極貢獻。
2012年,青海省在全國率先啟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中國人壽作為承辦保險公司之一,為海南、黃南、果洛和西寧等“三州一市”近230萬城鄉居民提供大病保險服務。2017年以來,中國人壽根據當地醫保安排,逐步承接基本醫保委托經辦服務;2019年,在“三州一市”成功實現“基本醫保+大病醫保+醫療救助”一體化服務,提升結報效率,便捷參保群眾,為全省全面脫貧作出突出貢獻,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未來,中國人壽將緊跟國家普惠金融發展政策,積極開發普惠保險產品,為有需要的人民群眾提供保險保障,讓保障范圍和覆蓋面更廣,讓普惠產品體系更豐富,讓更多人享受到普惠金融產品帶來的便利,用保險保障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