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河南訊(記者田耿文)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原農險聚焦建立防止返貧長效機制,探索構建以政府救助為主導、慈善救助為補充、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政社互動防貧保險共同體,通過保險防貧預警、返貧處置、脫貧保穩,兜牢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2022年3月份,中原農險引入慈善機制開拓減貧資金來源,在柘城縣落地全國首單“政府+慈善+保險”的新型防貧保險。截至2023年1月5日,“政府+慈善+保險”防貧共同體項目先后在河南柘城縣、盧氏縣、宜陽縣、浚縣、陜州區等5個縣區落地,向慈善信托、慈善會、金融機構等籌集慈善資金440.38萬元,帶動財政補貼資金945.27萬元,為2.7萬戶監測幫扶對象提供54.02億元風險保障。
優化方案持續升級保險服務
據悉,自中原農險“政府+慈善+保險”的新型防貧保險機制創建以來,該公司在此基礎上持續對其中的“慈善+保險”環節進行升級。
“一是優化保險產品。在監測幫扶對象因病、因災、因意外等風險保障的基礎上,對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低于省定監測線給予補差性兜底保障,同時將慈善保險標的拓展至蘋果‘保險+期貨’項目,保障產業發展風險。二是拓寬慈善來源。參與慈善會‘99公益日’項目,聯合縣級慈善會、扶貧基金會、期貨機構拓寬慈善資金來源,協同中原信托發起慈善信托產品籌集資金。”中原農險副總經理雷廷軍介紹。
多方聯動筑牢返貧“攔水壩”
以河南盧氏縣為例,作為河南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盧氏縣全縣共有“三類監測對象”(包括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6776戶18467人,防止返貧致貧的任務依然很重。為確保存在致貧返貧風險的群體應保盡保,中原農險建立起慈善企業、慈善組織、政府和保險公司四方聯動機制,推進“政府+慈善+保險”防貧共同體保險項目。
據中原農險盧氏縣營銷服務部經理王峰介紹,該項目將盧氏縣監測幫扶對象作為被保險人,將監測幫扶對象因病、因災、因意外等客觀原因導致的生活困難和人均純收入低于省定監測線差額作為保險責任,將為全縣監測幫扶對象提供32.13億元的返貧風險保障。保險資金由盧氏縣政府、盧氏慈善總會、慈善企業共同負擔,縣政府和縣慈善總會共同出資200萬元,其中縣政府出資60萬元,縣慈善總會出資140萬元,中原農險協調慈善企業捐贈58.54萬元。
雷廷軍表示,2023年,中原農險將聚焦“共同富裕”這一重要課題,發揮第三次分配機制與保險的協同功能,與政府、慈善組織不斷深化“政府+慈善+保險”跨界合作場景,積極在“新市民”低收入人群保障、鄉村特殊人群健康醫療等方面,助力廣大人民病有所醫、災有所賠、財有所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