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廣西訊(記者韋秋瑩)9月8日,第6屆中國-東盟保險合作與發展論壇在廣西南寧召開。
中國—東盟保險合作與發展論壇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框架內的高層論壇,已經成為亞洲地區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合作交流平臺。本屆論壇主題為“全球大變局下中國東盟保險合作與開放”。
圖為論壇現場
廣西壯族自治區常務副主席秦如培在活動中指出,近年來,廣西保險業的開放發展已經成為廣西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助推廣西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廣西保險業資產增速高于全國2.9個百分點,保費收入增速排名全國第三、西部第一,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類風險保障38.5萬億元,是中西部地區少數同時擁有地方法人財險公司和人身險公司的省份;跨境車險規模全國領先,跨境人身險保障不斷完善,出口信用保險保障范圍不斷擴大,助推廣西邊境貿易額、邊民互市貿易額排名全國第一。特別是今年前7個月,廣西對東盟貿易額同比增長34%。
秦如培指出,廣西作為面向東盟的開放前沿,將不斷深化與東盟的全方位開放合作,繼續通過保險業開放合作拉動各領域開放發展。
一是更好發揮金融開放門戶功能。創新跨境保險服務平臺,升級現有跨境保險服務點,繼續設立面向東盟的保險產品與技術創新孵化基地、保險共性技術實驗室等行業基礎性平臺,推動保險科技成果共享。
二是促進共享陸海新通道新機遇。認真貫徹落實《“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圍繞擴能優服、大能力運輸通道建設、通道物流提升、通道產業融合發展“四大行動”,全面擴大保險保障,優化保險對接服務,促進經貿往來暢通。
三是打造保險合作論壇升級版。充分發揮中國—東盟保險合作與發展論壇的政策溝通平臺作用,統籌推進廣西自貿試驗區、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為中國-東盟保險合作與發展提供良好對接通道和服務平臺。
中國銀保監會副部長級干部于學軍指出,中國保險業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對外開放。自2018年4月至今,銀保監會先后對外發布了3輪共計34條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措施,其中涉及保險業的對外開放措施14條。截至6月末,境外保險機構在華共設立了66家外資保險機構、85家代表處和17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在華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達1.94萬億元,彰顯出對中國市場的積極展望和信心。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大力推進對外開放措施的落地工作,持續推進保險業對外開放,研究出臺新的保險業開放措施,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優化監管規則、改善營商環境,吸引具有專業特色的優質外資進入中國市場。
于學軍指出,在中國-東盟合作框架下,保險業合作空間廣闊。
一是在交流合作方面提升質效。保險合作與發展論壇服務范圍從最初的東盟“10+1”向“一帶一路”、RCEP國家和地區有效擴大,持續深化亞洲保險監督官論壇(AFIR)等區域性監管合作框架,并成為中國-東盟保險業交流合作的亮麗名片。下一步將進一步發揮其交流平臺作用,營造保險監管機構和保險業界代表合作的良好環境,逐步增加具體的合作議題,促成保險業界間的務實合作,積極服務好中國-東盟保險業共贏發展。
二是在規則層面打開新局。在中國-東盟保險業合作框架下,建立更加科學公平、反映新興市場訴求的國際保險監管規則成為各方共識。下一步,將繼續加強中國-東盟合作框架下保險業務規則方面的設計和創新,以服務保險業務開展為導向,不斷出臺更加符合新興市場和業務實踐的新規則,營造有利于不同國家地區保險業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金融營商環境。
三是在機構層面擴大合作。當前廣西地區積極發揮區域優勢,通過強化要素集聚和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了一大批保險機構到廣西設立中后臺基地、面向東盟的區域總部和業務中心,初步形成了區域性涉外金融保險服務基地。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積極推動與東盟國家簽署保險業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既支持國內保險機構“走出去”,依法合規提供優質服務,也支持境外保險機構“走進來”,優化國內保險市場體系,并推動中國-東盟區域內保險機構開展更多務實業務合作。
四是在產品層面創新聯動。將保險納入抗疫合作工具箱,推廣疫苗保險、擴充保險責任、優化跨境賠付及醫療服務、支持抗疫物資穩產保供,通過產品創新不斷提升保險業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大綠色保險、普惠保險、科技保險合作,擴大跨境車險、跨境人身保險試點規模,完善出口信用保險、航運保險保障,創新保險資金落地支持方式,服務中國-東盟經貿和人員往來。
責任編輯:李建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