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猜想:兩大板塊將成市場主力
8月24日,周五兩市雙雙低開,滬指隨后低位震蕩運行,盤中,銀行、券商股強勢崛起,帶動滬指沖高,隨后再度回落;創業板指早盤持續綠盤震蕩,午后小幅翻紅,但不久便再度轉綠。從盤面上看,銀行、高送轉、海南、水利、養殖業、物流等板塊漲幅居前,燃料乙醇、煤炭、種植業與林業、5G、軍工、白酒等板塊領跌。個股方面,攀鋼釩鈦今日摘帽恢復上市交易,不設漲跌幅限制,大漲25%。
截止收盤,滬指報2729.43點,漲幅0.18%,成交額1027億元,深成指報8484.74點,跌幅0.20%;創指報1450.09點,跌幅0.37%。滬指本周漲2.27%。
對于下周市場走向,湘財證券表示,大盤震蕩格局依然沒有發生變化,銀行突然拉升并非市場多頭行情的開始信號,把它定義為常規波動較為客觀,滬指短期阻力2750點,下周該指數將面臨方向選擇。
源達投顧指出,今日權重股表現優于題材股,反映到板塊方面,科技股表現平平,大金融股強勢高走,帶動指數小幅上行。由近期盤面可見,每逢大盤行至低處,大金融股幾乎都出手護盤。鑒于周三地量交易,雖不能確定底部位置,但可確定大盤已處于底部區間震蕩,一旦下探,大金融股低處作出拉升動作將是大概率事件,投資者可耐心等待,適度把握波段行情。
巨豐投顧認為,從今日盤中表現看,銀行、石油在關鍵時刻仍是主力,回頭去看,這兩個板塊最近兩個月已經止跌,而且早早先于大盤止跌,表明大資金已經在開始悄悄建倉。因此,結合多重底部因素支撐,指數本周以來的集中性反彈有望延續。
操作策略上,廣州萬隆指出,鑒于市場低迷的人氣和賺錢效應,個股如果有明顯機會則可考慮日內回轉嘗試降低成本,否則的話繼續持股不動會比較好。
東吳證券則表示,底部區域需要看長做長,緊抓以先進制造為核心方向的成長股,接下來A股將進入磨底階段,會呈現“輕指數、重個股”的特征,在此階段,成長股將展開有序上漲。下一輪牛市的內核在于反映“經濟轉型驅動的企業盈利質量提升”,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是尋找成長股的核心方向。
資金猜想:機構資金或繼續抄底A股
正值成交量萎縮市場低迷之際,機構及外資開啟“買買買”模式。據投資快報報道,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完成建倉,并發行首只A股私募基金,目前基金為滿倉運作。貝萊德還坦言,中國股市估值在全球長期偏低,對中國市場中長期的走勢也保持樂觀。
與此同時,國內機構資金也在低估值時期積極布局,各路資金正在悄然借道ETF“抄底”入場,ETF產品的流通份額不斷刷新紀錄。截止8月21日,南方500ETF今年以來累計凈流入達到140億,為全市場今年以來累計凈流入最多的股票ETF;南方中證500ETF的盤后份額高達52億份,規模達到273億,成為全市場規模排名第二的股票ETF,與50ETF、300ETF共同構成三大跨市場核心ETF。
盡管今年以來滬深股市持續低迷,但南方中證500ETF的總體份額不降反升,2018年1月初,南方中證500ETF的份額為28.30億份,時至8月21日,南方中證500ETF的份額猛增到52.42億份,短短8個月的時間,500ETF的規模增幅高達85%,機構投資者借道ETF越跌越買的跡象非常明顯。
高性價比高估值是機構投資人跑步進場的緣由。記者查閱歷史材料發現,中證500指數發布以來的歷史平均市盈率為42.90,平均市凈率為3.08。截至8月初的統計顯示,中證500指數市盈率為22.30,市凈率為1.97,顯著低于歷史均值,并接近歷史最低水平。當前時點中證500指數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價格空間逐步顯現,成長前景廣闊。
對于中證500指數的投資價值,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接近歷史底部區間,長期投資價值顯現,機構投資人已逐步入場布局。有私募基金經理表示,中證500目前估值偏低,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選擇跟蹤中證500的ETF是參與的方式之一。機構投資者參與相關ETF的交易較多,有私募投資人、保險資管等。
熱點猜想:銀行股表現或值得期待
8月24日,銀行股集體走強,起到護盤拉升作用,截至收盤,平安銀行、成都銀行大漲,常熟銀行、吳江銀行、無錫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張家港行等個股表現出色。
消息面上,據上證報消息,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再邁堅實一步:外資入股中資銀行的股比限制取消,正式享受國民待遇。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8月24日表示,今天市場繼續下行,下行到2700的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跡象,就是銀行股和保險出現了異動。銀行和保險業績優秀,全國各地各個城市最豪氣的建筑就有銀行保險的存在,銀行股估值創歷史新低,大量的銀行股跌破凈資產,而金融股業績占全部上市公司一半以上,也是一個巨大的背離,而巨大的背離就產生了投資機會。
國信證券指出,展望下半年,隨著同業利率中樞回落,以及信貸放量、社融回穩帶來的企業債務違約減少,行業整體表現預計會好于上半年。個股方面,繼續推薦“啞鈴組合”,即基本面優異、受監管影響小的大型銀行。
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認為,隨著資管新規細則出臺,政策微調帶動銀行板塊回暖。預計隨著穩杠桿政策的推進,銀行表外非標重回正常化,將支撐社會融資增長,消除流動性和信用風險的隱憂。信用邊際寬松將推動銀行下半年資產增速企穩回升,為利潤釋放創造條件。
西南證券表示,銀行板塊全年表現仍值得期待,其中大行和部分優質股份和城商行上漲空間較大。銀行板塊目前估值對應2018年估值約0.9倍,向下空間已經極為有限,而機構目前對銀行板塊的持倉也正處于底部,和銀行業績表現有一定的預期差空間,銀行板塊已成為價值投資的優選品種。個股方面,堅定看好大行。大行估值便宜,核心指標更好,抵御嚴監管環境的能力亦較強。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對于文章中所提及的股票,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