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研院(300732)是一家2017年才上市的公司,而這家公司已經成立50多年了。設研院的全稱是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啟動混改后,改制為民營企業,煥發出蓬勃的活力。這家以道路橋梁設計、高速公路設計為主業起家的公司,目前已拓展到市政和建筑房屋設計、工程全生命周期等服務。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4.02億元,同增12.81%;實現歸母凈利潤1.05億元,同增54.75%。公司以良好的業績,給股東交上了一份良好的答卷。
近日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了設研院董事長、總經理常興文。
成為
規劃設計龍頭企業
在鄭東新區設研院的辦公大樓里,記者見到了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常興文。他帶著理科生的嚴謹和認真,說起話來慢條斯理、邏輯清晰。設研院的前身是河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始建于1964年,是一家綜合性全國性工程設計咨詢單位。這家企業有著非常輝煌的歷史:在國內參與設計了京港澳、連霍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點項目,河南省境內有15座黃河公路大橋都是該公司設計的。
常興文是設研院的老職工,他一畢業就來到這里工作,從助理工程師做到工程師、總工程師、設計院院長,一路做到了董事長。靠著勤干、苦干,常興文成為了單位的業務骨干,他的專業技術非常過硬:他是注冊土木工程師,是河南省勘察設計大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還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的專家。在他的帶領下,設研院于2017年成功登陸創業板。
近年來,隨著國家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設研院將自身在公路行業的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應用到市政工程中,增加收入的同時拓展了業務空間,使公司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通過近幾年的發展,設研院從一個以公路、橋梁技術服務為主的單位,拓展為交通行業、市政行業和建筑三個行業齊頭并進。最近三四年,設研院在市政行業的業務份額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公司已經參與了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說鄭州市的地下管廊試點工程,比如2015年設研院取得了地鐵設計資格,最近幾年,設研院已經參與了一些城市的地鐵設計任務。隨著國家新一輪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最近有不少城市的地鐵項目獲批,為地鐵的設計規劃市場提供了新的盈利空間。
常興文說,目前公司的勘察設計咨詢已占公司業務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左右,顯示出公司在勘察設計咨詢方面的專業性。他認為,之所以能有比較穩定和持續的訂單,是設研院具有三大優勢:第一是技術優勢,因為公司通過近五十年的發展積累了很多工程設計經驗和技術積累;第二是人才優勢,目前公司擁有一個規模較大的設計人員團隊,并且結構合理。齊全的人才隊伍是公司立足市場的根本保障;第三個優勢是公司業務比較全面,從前期的規劃到中間的勘察設計,到后期的建設過程中的試驗檢測、工程監理,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多行業的、工程全過程的咨詢服務產業鏈。
邁向
全生命周期服務商
2017年底,常興文帶領設研院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這家公司的里程碑事件。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營收實現大幅增長,同增58.12%至9.35億元,占比約79%的勘設業務同增83.13%至7.39億元,是公司營收高增長的主因。公司的傳統公路業務優勢得到鞏固,市政、軌交、房建等領域拓展成效顯著,承接了鄭州市軌道交通12號線部分標段的土建設計等標志性項目,進一步完善其業務結構。省外方面,公司在滇、藏、桂、新等地承接多個大型公路項目的勘設等業務,僅西藏項目中標金額就達3億元。
和同行業相比,設研院的主營業務體量比較小,但是其增長速度優于大部分可比上市公司,并且毛利率較高。常興文說,在2018年,公司在主業方面增長明顯。設研院作為區域性設計龍頭,公司在河南省承接大型項目優勢顯著,下一步,公司要為積極轉型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商,打開新業務增量空間。
“增量業務包括海外業務,實際上,我們在海外業務方面有一些自身的優勢。”常興文說,近20年來,設研院的境外業務已經涉及到20多個國家、40多個項目,積累了比較多的一些境外工程設計經驗。早在新中國建國初期,設研院就承擔了國際援助的任務,到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去進行工程設計。在柬埔寨、孟加拉等一些國家,通過中國原來的國家援助項目的實施,設研院在這些國家的社會影響力和信譽度、認可度非常高,這很有利于公司拓展業務。常興文說,目前公司正在加大對海外業務的拓展。
設研院屬于工程技術咨詢行業,目前國內的咨詢服務業和國際相比還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常興文說,以規模來論,目前國內行業公司與國際上的前十大咨詢公司相比,無論是年業務量還是營收水平,都差了一大截。也正是看到了這種重大的差距,設研院這幾年在大規模引進專業人才不遺余力。常興文說,設研院一直講究“技術為先質量為本”,就是一定要把技術的先進性、質量的保證,這方面工作要做好。因為引進高質量的人才,是保證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他說,近年來單位每年都招聘幾百名科研人員,目前公司的科研技術人員已經多達上千名,人力資源的支出已成為公司最大的支出。
“技術崗位出身,會不會給管理帶來困難?”面對記者的問題,常興文說,工程技術人員轉行到管理崗位,當然會面臨不小的挑戰,但是設研院里的干部大多都是從技術崗位做起,熟悉自身的業務再去做管理,也有一定的優勢。
近期,市場密切關注設研院對中赟國際的收購。2018年8月底,設研院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中赟國際87.20%的股權,交易金額為5.6億元。常興文說,這項收購對設研院來說意義重大,豐富了設研院的產品線,讓設研院更加有競爭力。研報顯示,中赟國際是以煤炭領域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咨詢為核心的設計機構,是國家甲級工程設計機構。中赟國際是國內較早從事煤礦礦井勘察設計、工程總承包的科技型企業,業務已覆蓋包括建筑、煤炭、電力、冶金、市政、城市規劃、環境工程、新能源等行業的整體業務鏈條各環節經營活動,擁有的資質數量和資質等級行業領先,包括工程設計資質煤炭行業、建筑行業、工程勘察專業類、工程監理資質等多個甲級資質,累計擁有商標6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53項,軟件著作權15項。談到此次收購,常興文說,“這個收購完成后,我們具有的資質更多了,將會對我們的業務,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打鐵還需自身硬”,有了核心技術才會有更廣闊的市場。經過50多年的艱苦奮斗,目前設研院的設計業務已經拓展到公路、水運、市政、建筑等專業技術咨詢服務,承擔了一大批在全國叫得響的設計項目,獲得國家勘察設計金、銀、銅獎、魯班獎等多項榮譽,公司的設計項目也拓展到了中東、東南亞、非洲等國際市場。
“一個公司,包括一個人,只要有夢想就會有美好的前景。”常興文說,設研院今后也會科學地規劃發展方向,明確發展方向以后,全靠勤奮的工作、敬業的精神,讓公司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