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來說,養老目標基金可以說是一個新鮮的事物,養老目標基金到底有怎樣的投資策略?投資者又應當如何進行配置來滿足自己的養老需求?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由于養老目標基金聚焦長期投資,而公募基金具有低門檻、標準化、配置功能多樣、運作規范等特征,能夠滿足個人養老金投資者單筆投資金額低、重視資產運作安全、投資品種和期限多樣的需求。作為一個新的投資品種,而且是著眼于養老的長期投資,投資者需要耐心觀察,尋找運作規范、業績穩定可靠的產品進行投資。
海外市場經驗值得借鑒
從美國的養老基金投資經驗來看,其主要投資于權益基金。據統計,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美國個人退休賬戶中約48%的資產投向公募基金,規模接近4萬億美元,其中,以權益基金投資為主,占比超過五成。但需要認識到的是,這個規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40年的發展積累。
國內的養老目標基金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海外成熟經驗,魏鳳春認為有三點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是讓投資者意識到資本市場的多元性。對于中國的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新鮮的概念,相對于原先公募基金看重相對收益、相對排名,養老目標基金則是一個絕對收益的概念,海外養老基金對每年的收益和風險都有非常清晰的定位。
其次,隨著養老年齡逐步到來,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也應當是逐步變化的,無論是目標風險基金還是目標日期基金,對于國內市場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投資者風險教育的載體。
最后,海外養老基金在管理過程中強調資產配置的價值。資產配置是投資的技術革命,為了迎接這場革命,目前國內養老目標基金正在開發各種形式的資產配置系統,這一點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相對長遠。
勿過度關注短期規模效應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低迷,養老目標基金在此時問世,可謂喜憂參半。魏鳳春表示,養老目標基金是為養老而來,它的主要責任是滿足投資人的養老需求,不宜過度關注其短期規模效應。
養老目標基金注重多元資產配置,除股票資產外,還會配置債券、黃金、原油等。長期來看,養老目標基金入市對整個資本市場是一個利好,不僅體現在其帶來的持續資金供給,更體現在其為國內市場帶來的成熟投資理念,以及圍繞價值投資、長期投資、風險收益匹配等進行的投資者教育。
養老金FOF的出現讓投資者多了一種養老投資工具的選擇。目前博時獲批了養老目標風險型的基金,魏鳳春認為,相對于目標日期型的養老金FOF,目標風險型更強調投資者的主動選擇能力,更適合有一定的市場投資經驗的投資者,需要投資者能清晰了解自己的養老需求,明確自身風險偏好,從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