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于德良
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快速獲批的消息成為基金市場的熱門話題,這也彰顯出公募基金已經在機構投資者中擔當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近日獲批的14只養老目標基金來看,該14家基金公司中有9家已經同時具備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和基本養老金的管理資格,老牌公募基金憑借豐富的管理經驗再下一城。
近日,由華夏基金主辦的企業年金中期策略會在山東省煙臺市成功舉辦。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在會上表示,華夏基金的企業年金業務在行業內持續領先,歷經十余年牛熊市場的考驗,仍為企業年金客戶帶來不菲的回報。十年來,華夏基金管理的企業年金累計收益率達186%,而公募基金行業的平均收益率水平為118%。
展望未來,李一梅表示,華夏基金將繼續完善和優化信息交流、服務保障體系,提升企業年金投資管理能力,為年金資產創造更優質的投資回報。
企業年金管理規模
連續10年位居行業首位
8月6日,14只養老目標基金獲得證監會批文,在經歷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后將快速發行,為A股市場引入優質資金。《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監管部門對此次養老目標基金的審批尤其注意各基金公司對公共資產的管理能力:14只養老目標基金所屬的14家基金公司中,有9家基金公司還同時具備全國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的管理資格。
華夏基金,在這9家基金公司中展現出老牌公募基金公司卓越的投資管理能力。據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介紹,該基金公司目前管理全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總規模已經超過1700億元,其企業年金業務在公募基金行業持續領先。據悉,華夏基金的企業年金管理規模已經連續10年位居行業首位。
李一梅介紹道,從2006年8月份該基金公司簽訂的第一份年金投資管理合同起,其在近十余年的企業年金管理業務穩步增長,截至目前,華夏基金已經與200多家大中型企業達成年金業務合作,管理運作的年金組合數量已經增至193個,管理企業年金總資產規模已經突破900億元,且該記錄仍在不斷刷新。
不僅管理規模在行業內持續領先,華夏基金在十多年的時間內還為這些企業年金的客戶帶來了客觀的回報。據李一梅介紹,歷經資本市場十年的風云變幻,華夏基金管理的企業年金累計收益率達186%,而公募基金行業的平均收益率為118%。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華夏基金每年都實現了正收益,確保了企業年金資產的穩健增值。
企業年金投資三要素:
穩健風格+風控+服務保障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有大量的企業年金客戶已經開始與基金公司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與華夏基金相守相伴十年以上的企業年金客戶已有33家:這33個年金組合,初始委托資產規模約49.9億元,截至2017年年底,這部分資產規模已增長至237.2億元,其中華夏基金創造的投資收益達到了83.3億元,占資金規模增量的35%以上。
近年來,在主管部門有效監管和指導下,企業年金的市場化運作已越來越規范。而對于擁有企業年金管理資格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來說,其長期投資、規避風險的優勢也已經開始顯現出來,在時間復利力量的推動下,華夏基金等基金管理人將為年金持有人帶來更多、更穩定的長期回報。
李一梅在會上做了一次詳盡的分享,華夏基金在管理企業年金業務上的成績離不開三點:首先,穩健的投資,要將年金業務視為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就要始終秉承長期、穩健、審慎、專注的投資風格;其次,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貫徹“全員風險管理”的理念,為企業年金業務建立了貫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風險控制體系;最后,完善的企業年金服務保障體系,為客戶提供持續、全面、高效的專業化服務。
就目前而言,企業年金的投資管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這也給相關的公募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對此,華夏基金李一梅也顯得目標堅定且信心滿滿,她表示,華夏基金將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信息交流、服務保障體系,提升公司的企業年金投資管理能力,力爭為年金資產創造更優質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