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驕 ○編輯 浦泓毅
新興市場國家主權貨幣目前的處境可謂“水深火熱”,土耳其危機尚未平息,阿根廷卻又再次“哭泣”。
北京時間8月31日凌晨,阿根廷比索遭遇大量拋售,狂瀉逾22%,跌破41關口,刷新歷史新低。隨之而來的是新興市場的連鎖反應:土耳其里拉對美元重挫超5%,南非蘭特對美元盤中一度下跌逾3%,印度盧比對美元跌至歷史新低,下破71關口。
新興市場匯率崩跌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間接推高美元指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雖受到一定沖擊,但隔夜便止跌回升,走勢依然堅挺。
截至發稿,在岸人民幣對美元8月31日收盤收復6.83關口,較上一交易日漲61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盤中震蕩上行逾200點,日內最高報6.8387。
外力疊加新興市場貨幣狂瀉
阿根廷比索8月初以來跌幅高達38%,北京時間8月30日晚,阿根廷央行決定再次加息,將基準利率大幅上調1500個基點,由45%升至60%,并表示,今年12月前都不會降息。
不過,此舉并未力挽狂瀾。8月31日凌晨,阿根廷比索遭遇一路暴跌突破41關口,再創歷史新低。
為了保衛比索,阿根廷央行宣布,按照比索對美元38.7102的平均售價,在外匯市場賣出3.30億美元外匯儲備。受此影響,當日阿根廷比索對美元收盤跌幅收窄至約13%。
新興市場國家主權貨幣的跌宕起伏使得相關國家央行不得不采取行動。目前,土耳其、巴西、印度、印尼等國也已出手干預。
興業研究首席匯率分析師郭嘉沂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此輪新興市場動蕩的再度加劇,宏觀層面的原因在于強美元匯率、美國加息周期以及高油價三期疊加,共同營造出最易造成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匯率集體貶值的宏觀環境。此外,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影響市場風險偏好,造成新興市場資產被拋售。個體層面,發生危機的新興經濟體大多政局不穩、經濟增長乏力,同時具有高負債、高通脹等特征,導致投資者憂慮加重。
“新興市場貨幣崩跌會使投資資金逃離本國,換成美元或黃金。而中國對于這些國家的貨幣儲備并不多,因此不會直接波及人民幣匯率。”市場人士認為。
內生穩定性支持人民幣堅挺
縱然新興市場“風雨飄搖”,人民幣企穩態勢保持不變。
“逆周期相關措施全面回歸后,人民幣匯率順周期行為得到有效抑制,受到新興市場風險沖擊可控。”郭嘉沂解釋稱,當美元指數與中美利差未進一步上行的情況下,人民幣不具備貶值基礎。
中銀國際分析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中國經濟將更多地受到跨境資本流動的影響。不過,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基本面較好,人民銀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因此此次新興國家匯率危機波及中國的可能性很小。
“長期而言,中國經濟和貨幣的內生穩定性也使得人民幣難以出現持續貶值。”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團隊認為,隨著盯住美元的程度逐漸變弱,有效匯率趨于均衡,人民幣有望在成為未來“錨貨幣”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追本溯源,人民幣匯率與美元逐步脫鉤,我國目前基本形成以供求關系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在復雜因素擾動下出現波動,人民幣匯率階段性升一些或者貶一些,都是有可能的。
市場人士表示,我國龐大的外匯儲備以及穩健的經濟基本面支持人民幣企穩運行,加之“逆周期因子”等措施的采用,后續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將進一步增加,隨美元在均衡區間內雙向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