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彭 ○編輯 張亦文
伴隨著美股的一路高歌猛進,主投于美國股市的QDII基金也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據統計,截至8月23日,全市場37只美股QDII今年以來的平均凈值增長率達到15.4%,遙遙領先于偏股型、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
在美股迎來史上最長牛市之際,基金經理針對美股后市的投資價值也展開了熱烈討論。部分機構認為,美國經濟在全球市場中的一枝獨秀,將支撐美股繼續走牛。但也有觀點認為,以“巴菲特指標”來衡量,美股可能已處于歷史大頂的位置,后市風險值得警惕。
美國當地時間8月22日,標準普爾500指數迎來了本輪牛市的第3453天,刷新了美股史上最長牛市紀錄。與此同時,主投美股市場的QDII基金也展現出強勁的賺錢能力,成為今年市場中一抹亮色。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全市場37只美股QDII今年以來的平均凈值增長率達到15.4%。其中,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國泰納斯達克100和嘉實美國成長股票基金年初至今的漲幅分別為22.3%、20.76%、19.7%。
拉長時間來看,美股QDII的業績表現依然出色。據統計,全部美股QDII成立以來僅有2只收益為負,其余均獲得正回報。其中,成立于2010年的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以272.8%的收益率高居榜首,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華安納斯達克100指數、大成標普500等權重指數等多只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率也超過100%。
“國泰納指100指數基金的主要成分股均為美國上市的高科技、醫藥等領域領先型和創新型股票。這些公司的盈利水平在過去幾年增速持續保持在20%至30%。所以,基金業績增長主要是由其成分股盈利所拉動。”國泰納指100指數基金經理吳向軍分析稱。
事實上,在本輪美股牛市的進程中,關于美股究竟何時見頂的爭論就一直不絕于耳。樂觀者認為,本輪美股上漲受到強勁的基本面支持,走勢健康且能長期持續。
“美股剛進入宏觀增長周期的中后期,未來仍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因為從美國居民負債水平與美國名義GDP來看,美國經濟狀況整體健康。預計美國2018年、2019年GDP實際增速約為2.8%。歷史數據顯示,1個點的實際GDP增長率將帶動指數盈利同比增長約5%。因此預計美股指數增長和指數盈利增長都會持續,投資機會遠大于風險。”大成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經理冉凌浩表示。
吳向軍則認為,在過去幾年中,美國股市每年都有10%至20%的增長,這并不是源于估值增長,而是由企業盈利增長拉動的,所以市場并沒有明顯的泡沫跡象。“在沒有泡沫的情況下,就談不上泡沫破裂和經濟下滑,也談不上牛市很快終結。我覺得,美國經濟在今后幾年中仍會在全球一枝獨秀。”
不過,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用“巴菲特指標”來提醒投資者注意美股所蘊含的風險。他表示,當“巴菲特指標”上升到100%以上時,就可能會產生泡沫。而現在美股的“巴菲特指標”大約為140%,遠遠超過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時的水平,這意味著美股可能處于歷史大頂的位置。
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兼招商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白海峰則預計,2019年后,市場將經歷貨幣收緊的過渡期,期間美股市場泡沫大概率將被擠壓出清,并將出現調整,但回撤幅度可能不會太深,時間也不會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