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返鄉置業潮涌新一線城市成熱點)
春節假期是親人團聚的時節,也是返鄉置業熱潮涌動時刻。
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未來返鄉置業的人數或將越來越多。安居客房產研究院一份最新聯合調查問卷顯示,59%的“漂一族”有返鄉置業的意愿,而改善家中老人及孩子的生活條件成為他們返鄉置業的首要原因。
返鄉置業人群畫像
“賺一線城市的錢,買二三線城市的房”已成為越來越多在外打拼游子的選擇。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返鄉置業群體主要分兩類:一類為了讓父母生活得更好,會選擇在城里購買一套房,給父母住;另一類則是為了投資,雖然一線城市買不起,但也不能讓錢閑著,覺著買了房才安心,索性在老家買一套房保值增值。
“以后自己住,還可以給父母養老。”北漂劉美(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是考慮返鄉置業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相比北京高企的房價,葫蘆島房價相當便宜。100萬可以在葫蘆島購置一套130平方米的大房子,但在北京只夠支付一套小房產的首付。
楊光(化名)已經嘗到了返鄉置業的“甜頭”。2015年,楊光在鄭州購置了兩套面積分別為30平方米和40平方米的房產。當時,鄭州房價約為一萬元/平方米。如今,楊光所購置的這兩套房產價格已經上漲至13700—13900元/平方米。除了投資,楊光選擇返鄉置業,還有為孩子落戶和日后上學的考慮,因為他無法為孩子在北京落戶。
安居客《2017-2018返鄉置業報告》顯示,返鄉置業的人中一半以上年齡都在30歲以上,單身人群只有19%;其中有80%的人群來自三、四線城市,近七成在一、二線城市工作;而工作城市買不起房或者希望改善家人生活條件是返鄉置業的首要原因。
關于買房置業選在哪兒的問題,安居客房產研究院調查問卷顯示,38%的人希望回老家買房,21%的人希望在老家的省會城市買房,且超半數的人計劃一年內購房;關于房價,83%的人希望家鄉的房子總價不要高于100萬,三居室是大家普遍理想的戶型。
新一線城市購房熱潮
人群的流動和選擇置業城市的原因涉及主觀和客觀等多個方面。從客觀因素來看,全國城市發展漸趨平衡,在一線城市人口容量、就業機會趨于飽和的狀況下,新一線城市爆發出巨大發展潛力。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新一線城市經濟發展迅猛,普遍GDP增速在8%左右,重慶更是超過10%,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此外,技術的進步和設施的完善加速國內交通網絡的發展,特別是未來將逐步推進“八縱八橫”主通道建設,高鐵覆蓋全國80%以上的大城市。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也拉近了“漂一族”與家的距離,使得返鄉置業更加變得更加容易。
更大的變化是,相比大城市較高落戶條件和限購條件,新一線、二線城市近年來積極推出人才政策、購房補貼等諸多福利,吸引優秀人才返鄉安家。比如,重慶的高精尖人才可享受住房優惠保障,安家補助最高200萬;成都優化人才落戶制度,實施人才安居,建立人才綠卡;武漢規定非武漢戶籍個人憑“房票”可在武漢購買首套住房;南京的高層次人才購房首套不受戶籍限制,40歲以下本科生直接落戶買房等。
除了能夠以更低成本解決住房問題,新一線城市的高速發展還為返鄉置業的人群提供更多高薪就業機會。58集團招聘數據研究院顯示,新一線城市高薪熱招職業主要集中在高級管理、金融證券、投資理財、運動健身、法律、翻譯等類別,有了在大城市工作的經驗積累,“漂一族”返鄉后也能很好地延續職業狀態。
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指出,相比在大城市,“漂一族”返鄉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后積累買房資本的難度也降低不少。根據58集團招聘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白領平均薪資,2017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白領平均月工資在6800到7500元之間不等,新一線城市中的杭州、蘇州、東莞、成都、重慶、鄭州、武漢、南京等地的白領平均月工資也達到了5500元到6700元不等。
對于返鄉置業,張大偉針對購房者也有一些建議。“不能拿一二線的城市標準看房價,三四線城市房價有天花板,不能覺得房價比一二線便宜就任性買買買。總體而言,GDP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因此,經濟發展活力旺盛的城市是值得購買的。買房核心還是看人口,有人口增加的城市肯定更值得買。對于很多城市來說,盡量買城市熱點區域,優質教育資源聚集區域。”
此外,張大偉還提醒購房者,“必須了解清楚本地的房地產政策,很多人戶籍可能已經外遷,這種情況下,自己要買的城市是不是限購,貸款政策如何,都需要弄清楚;每年春節的時候,很多三四線城市賣房的會打出各種優惠,但需要問清楚是真是假。三四線城市很多房地產項目證照不全,另外辦理房本按揭等流程緩慢,所以需要預留好時間。盡量買大開發商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