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崢
隨著上周蘭州、合肥、南京相繼松綁了部分樓市調控措施,地產股在周一也迎來了集體大漲。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地產板塊的上漲一方面是受到政策調整的影響,同時部分企業公布了2017年良好的銷售業績,也是板塊上攻的重要因素之一。“龍頭房企,尤其是千億級的房企,2018年的業績和市場份額預計仍將繼續擴大,相對來說對股價也會形成一個比較好的支撐”。
多地放寬調控政策
1月5日晚間,蘭州相關部門宣布取消了西固區、九州開發區、高坪偏遠區域的住房限購政策;同時,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范圍內的住房繼續實行非蘭戶籍家庭最多可購買一套、蘭州戶籍家庭最多可購買兩套的限購政策,但不再提供社保證明和納稅證明。
同日,合肥宣布取消限價。合肥市國土資源局和市物價局表示,商品房應由開發商自行定價,且2016年11月份之前出讓地塊不限價。而1月7日,南京方面也針對高層次人才取消了限購。
對此,有房企負責人表示,上述地區放松限購后,其他城市跟進的可能性很大,這是一個信號,而隨著調控政策的松綁,對于樓市的銷售肯定會有促進作用。
東方證券分析師竺勁則指出,去年嚴厲的地產調控政策致使多地樓市成交情況急轉直下,同時也影響到了土地市場,土地市場活躍度降低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當地政府的財政壓力。鑒于此,可以預見今年將會有更多城市對限購政策進行積極的微調,其中二線城市將以放寬落戶條件為主要手段,而三四線城市將存在直接放松限購的可能,但是一線城市并不存在任何形式放松的可能。總的來看,地產行業整體的政策面將在今年迎來邊際上的改善。
地產股集體發力
值得注意的是,資本市場對于樓市政策的放寬,反應迅速。
1月8日,A股地產板塊上漲2.18%,緊隨采掘和鋼鐵板塊,位列全行業第三。包括蘇寧環球、沙河股份、世茂股份、合肥城建、泰禾集團、榮安地產在內的6家公司漲停,綠地控股、華夏幸福、中洲控股的漲幅也都超過8%。
同時,129家A股地產公司中,僅25家下跌,且均是中小型房企或正在轉型中的企業。
實際上,年初至今的幾個交易日里,A股地產板塊的漲幅已經高達10.06%,位居全行業第一。
港股方面,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當天上漲4.34%。個股方面,雅居樂上漲10.94%,世茂房地產上漲9.58%,碧桂園上漲7.40%,此外新城發展控股、富力地產、朗詩綠色地產、時代地產等10多家房企的漲幅也超過了5%。
年初至今,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漲幅為16.43%,高出第二位指數漲幅的一倍。
對此,竺勁表示,政策面的改善將使龍頭公司受益,集中度提升持續加速。從當前龍頭公司的土地儲備情況來看,二線及三、四線城市仍是其布局的主戰場,萬科、保利地產、金地集團、新城控股土儲中二線及三、四線城市的合計占比分別為89%、91%、81%、99%。因此,這類城市政策面的改善將有利于龍頭公司加快在當地的銷售和去化。根據克而瑞數據,2017年TOP10的銷售市占率達到24%,較去年提升5.4個百分點,龍頭公司銷售集中度提升還將持續加速。
而除了政策面的影響,近日龍頭房企相繼公布的銷售業績,也成為刺激一眾房企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據悉,碧桂園、萬科、恒大去年的銷售金額均突破5000億元,融創、保利、綠地則邁入3000億元門檻,千億級房企更是增至14家。
東吳證券分析師齊東預計,2018年房地產行業銷售規模將保持穩態,龍頭房企競爭優勢會進一步凸顯,強者恒強,龍頭房企市占率和規模提升仍將延續。
(王崢)